查看原文
其他

苹果前自动驾驶工程师认罪!窃取40G数据,曾打算跳槽小鹏汽车

梁浩斌 电子发烧友网 2022-09-22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本周二,一份美国加州北部地区法院的文件显示,法庭收到了前苹果公司工程师张小浪(音译)签署的认罪协议,承认了一项关于窃取了苹果公司商业机密的指控。



而该案件的核心,除了张小浪窃取苹果汽车项目的机密文件外,他还被指控可能与小鹏汽车有关。不过小鹏汽车也迅速发表了声明,表示早在2018年就做出过相关声明,同时案件至今已经四年多,小鹏汽车并不了解案件的具体情况,也未介入美国司法机关对案件的后续调查,小鹏汽车与苹果公司之间也没有相关的争议,与该案件也无任何关联。

那么张小浪到底窃取了什么文件,又是如何与小鹏汽车扯上关系的?下面我们从公开渠道可以收集到的一些文件中,理清事件的来龙去脉。

回国前被逮捕,窃取40G文件,包括核心权限机密

我们找到了这份2018年7月9日的刑事起诉书,在这份起诉书中说明了FBI特工Eric Proudfoot与苹果安全部门对张小浪进行调查的详细过程。在该起诉书的开始,就着重对苹果公司、小鹏汽车、张小浪三方进行介绍,渲染三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张小浪与2015年12月7日开始受雇于苹果公司,在该公司的自动驾驶开发团队担任硬件工程师,从事一个开发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软件和硬件项目(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泰坦计划)。

张小浪的工作包括设计和测试电路板,以分析项目中的传感器数据。因此,张小浪得益于他在团队中的角色,“被授予了广泛的访问权限,可以访问包含商业秘密和项目知识产权的安全和机密的内部数据库”。

在2018年4月1日至28日之间,张小浪休陪产假期间跟他的家人回到了中国,事情也是从这里出现了转折。就在4月30日,也就是张小浪从中国返回美国上班一天后,他在会议中跟直属上司表示由于母亲的健康问题,准备辞职搬回中国,并透露未来打算到小鹏汽车工作。

张小浪的直属领导在“听到他的意图,并感觉他在会议中一直在回避”后,要求苹果新产品安全部门的代表加入这次会议。会议结束时张小浪被要求交出所有苹果公司的设备,包括两部iPhone和一台Macbook,同时禁用他所有苹果公司内部的访问权限。

在调查中发现,在张小浪表示要离职的前几天,在苹果公司的网络活动呈指数级增长,包括仅在2018年4月28日一天内就生成了581行用户活动数据,相比之下,同年3月整个月的活动数据只有610行。这也是苹果方面怀疑张小浪窃密的重要证据。

后来在苹果工作人员与张小浪的口头交涉中,张小浪承认了2018年4月28日晚上,也就是还在休陪产假期间出现在苹果公司,从“数据库中获取了在线数据”,并“拿走了硬件实验室的两块电路板和一台Linux服务器”。对此,张小浪解释称,在休假前已经开始协商转到苹果公司另一个独立的研究项目,所以他认为这些硬件可以帮助他在苹果公司新职位的工作,并希望自己研究这些数据。

另外,张小浪还将在苹果公司获取到的数据,通过AirDrop传输到他妻子的电脑上。随后在5月1日,张小浪将此前从硬件实验室带走的电路板以及服务器归还苹果公司,并将妻子电脑交由苹果安全律师以及员工关系代表,在现场粗略检查了电脑中的文件。

其中一个名为“最近”的文件夹包含大约40GB数据,此外笔记本的系统日志也显示在2018年4月29、30日两天出现了AirDrop活动。在进一步调查后,苹果公司安全人员告知FBI,该电脑上的数据大约有60%是“高度可疑”的。

那么张小浪到底窃取了哪些机密文件?根据起诉书中的描述,在2018年4月28日和29日这两天,张小浪下载了包括原型车和原型车规格(功率要求、低压要求、电池系统、传统系统等)的机密文件。而从苹果公司对其妻子电脑的调查中,恢复了一份25页的pdf文档,其中包含一种电路板的原理图。

苹果还透露,这份文件只对项目中的某些苹果员工开放,员工需要使用内部的VPN、并被授予项目的“披露”权,苹果公司超过13.5万名全职员工中,约有5000人在该项目中获得“披露”权限。另外,也并不是被授予“披露”权限后就能访问数据库,要访问数据库还需要单独请求,除非他们是项目的“核心员工”。

而张小浪拥有核心员工的身份和对数据库的访问权,苹果公司大约只有2700名员工可以访问一个或多个数据库,这可以体现出张小浪在苹果公司中的重要地位。但早在入职前两个月,在2015年10月28日张小浪签署了一份知识产权协议,协议中规定,未经苹果公司授权,员工不得使用苹果公司的知识产权,包括禁止未经公司同意转让和传播知识产权。

同时张小浪还在2015年12月9日参加了苹果公司的保密培训,其中明确了家庭成员不应该接触项目信息,以及向未获得“披露”权限的人员提供信息或确认信息所造成的可能后果,其中就包括终止雇佣关系。

显然,张小浪私自传输公司保密文件,保存并带出公司,违反了公司规定,并可能触及盗窃商业秘密的罪名。

2018年5月5日,张小浪主动从苹果离职,并声称将会在XMotors(小鹏汽车)在加州山景城的公司工作,还对苹果调查人员表示,他在计划最近全家搬到广州(小鹏汽车国内总部的所在地)。

接下来的2018年6月27日,张小浪接受了FBI特工的访问,承认从项目中拿走了文件并转移到非苹果公司的设备上。同年7月7日,张小浪购买了一张往返机票,从加利福尼亚圣何塞前往中国北京,最终目的地是中国杭州。FBI当天在圣何塞国际机场将张小浪拦截下来,以可能违反窃取商业机密罪的理由逮捕了他。

按照起诉书的描述,违反窃取商业机密罪最高判处10年有期徒刑,罚款25万美元。不过,在文章开头提到的法院文件中,显示法院推迟了判刑,并将于今年11月14日重新召开审判会议,而张小浪签署的认罪协议进行密封存档。

曹光植前车之鉴,商业泄密舆论风波恐影响恐更深远

近年被苹果起诉的窃密汽车项目的工程师,还有美籍华人陈继忠。2019年1月,作为苹果前硬件工程师的陈继忠被指拍摄了苹果自动驾驶汽车项目的大量相关照片、原理图和手册等,违法窃取商业机密罪而被逮捕,随后在缴纳50万美元后获得保释。当时有外媒宣称陈继忠试图将文件向小鹏汽车提供,小鹏汽车回应从未接触过陈继忠,而后续披露的资料也没有相关证据显示事件与小鹏汽车相关。

另一方面,前特斯拉计算机视觉科学家、前小鹏汽车感知负责人曹光植也在2019年被特斯拉指控窃取商业机密。经过对小鹏汽车和曹光植长达两年的密集取证和调查后,最终未发现实质证据表明小鹏汽车的任何非法行为,曹光植也未向小鹏汽车提供特斯拉相关机密信息,最终以特斯拉与曹光植达成和解结束。

其实对于科技公司之间,关于窃密起诉除了对于自己技术的保护外,另一方面还会被作为竞争手段使用。

实锤的案例有比如2017年美国自动驾驶公司Waymo向Uber发起知识产权诉讼,案件在持续三年后,最终Waymo前员工Anthony Levandowski承认窃取了前公司商业机密,以Uber向Waymo赔偿股权告终。

但更多的是大型科技公司通过诉讼手段打压初创公司,在起诉前员工的同时,也将前员工所在公司拉下水。比如特斯拉在2017年起诉其前员工创办的自动驾驶公司Aurora侵犯知识产权,然而整个过程没有发现任何核心证据,几个月内快速达成了和解。但在这个过程中,令Aurora承担了巨额的诉讼费用,这对于一家初创公司而言是不小的打击。

实际上,一般来说知识产权诉讼案在调查、以及执行的过程中会耗费很长的时间和精力,对于一些初创公司而言,就是大幅拖延公司的研发进度,并且在公司声誉上蒙受更大的损失。

不过,这次张小浪的案件“窃密”已经有“实锤”,然而与小鹏汽车的关系并没有下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在这些案件过后,中美两地的科技公司,对于雇佣曾在美国公司工作的华人工程师,可能会更加谨慎。


声明:本文由电子发烧友原创,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如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访需求,请发邮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

更多热点文章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